中新網長沙12月20日電 題:湖南“兩型”攻堅戰:用創新破解難題
  記者 李俊傑
  “方便、實惠、好用!”打開新接入廚房的沼氣竈,湖南省桃源縣楓樹鄉莊家橋村的官冬初十分滿意。
  這是湖南省兩個大型秸稈集中供氣示範工程的成果之一。今年春節前,莊家橋村將有200多戶村民可以像官一樣用上沼氣竈。他們從此只需通過儲值卡充值,就能隨心所欲地用沼氣做飯燒水。
  這是村民們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官冬初說,從燒柴草、煤球到沼氣入戶,他們真切地感受到了清潔低碳能源給農民生活帶來的改變:“以前只要生火就煙霧瀰漫,炭灰滿屋飛,讓人眼睛都睜不開。現在哪裡都是乾乾凈凈的”。
  “沼氣的更大好處是划算。”官稱,自己一家8口,以前用液化氣每月要花100多元,現在用沼氣,幾十塊錢就夠了。
  推廣秸稈沼氣只是湖南推廣的清潔低碳技術十大舉措之一。按照湖南省兩型辦、省發改委等部門下發的《關於在長株潭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推廣清潔低碳技術的實施方案》,“十二五”期間,湖南還將重點推廣新能源發電、重金屬污染治理、沼氣化推動農村畜禽污染治理和資源利用等技術,力爭到2015年底,實現農村可再生資源利用率比“十一五”末提高50%。
  湖南省兩型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方案實施兩年多來,清潔低碳技術推廣工作已在技術創新、節能減排、產業發展和改革創新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定要讓湖南的水更清、山更綠、氣更凈!”省長杜家毫表示,建設“綠色湖南”,不僅是省委省政府的戰略部署,更是全省人民的共同追求。
  科技創新:促進節能減排
  在湖南省委常委、長株潭兩型試驗區工委書記張文雄看來,“兩型”社會建設是一項“高、大、上”的事業,因為資源節約及環境友好關乎到全人類的利益。
  張文雄認為,要做好這項“高、大、上”的事業,領導者不可高高在上,需從實處著力,小處著手,依靠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這兩個“輪子”,不斷推動兩型產業向前發展。
  湖南省委書記徐守盛也在多個場合反覆強調科技創新的重要性。他指出,不僅要從政策上對科技創新予以支持,更要加大對科技創新的資金投入。
  大力發展環保產業、重點培育和引進環保骨幹企業成為湖南建設兩型社會的重要工作之一。數據顯示,2013年,湖南環保產業總產值1073億元,成為該省第11個千億產業,規模居全國前10,前進7位。今年上半年,該產業的增幅超過30%,是湖南增長最快的產業之一。環保企業也由2008年的760家,增至2013年的1078家。
  在位於常德澧縣的湖南理昂再生能源電力公司,木屑、棉花桿、稻殼、樹皮等農村隨處可見的農林廢棄物成了新能源利用的重要角色。該公司採用的汽輪發電機發電高新技術,就是將這些廢棄物作為原料,進行簡單加工後,送至生物質發電鍋爐發電;廢棄物燃燒後產生的灰粉又可被加工成鉀肥返田,從而形成一條生物質發電綜合利用的綠色鏈條。
  “如果這些廢棄物處理不當,或者會因為焚燒產生大量的灰塵和二氧化碳污染環境,或者會因為埋在地里自然腐爛產生甲烷。”湖南理昂再生能源電力公司董事、總經理郭振軍表示,生物質發電技術不僅避免了污染環境,更減少了煤炭的使用,變廢為寶。
  截止今年11月,理昂公司已累計發電7.93億度;收購生物質燃料108萬噸,為農民創收3.7億元,折算節省標準煤近40萬噸,減少約7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來自湖南省農委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省已建和在建的生物質發電廠已有19家,其中7家已建成運營,每年消耗秸稈140多萬噸。
  同樣變廢為寶的還有秸稈沼氣工程。官冬初家不遠處的莊家橋秸稈沼氣站,便是將田間原本將要就地焚燒的秸稈回收、發酵,通過與附近養豬場的豬糞產生化學反應後產生沼氣集中供應給農戶,沼渣、沼液則作為肥料再次利用。
  沼氣建設產生了非常明顯的綜合效益。資料表明,湖南現可年產沼氣9.2億立方米,節約標準煤近7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近200萬噸,節約薪柴330多萬噸,相當於封山育林800多萬畝。
  讓人詬病的火力發電廠,在湖南也在悄然發生改變。
  長安益陽發電有限公司環保運行部主任易宏東用“洗澡”來形容該電廠的環保處置方式。工廠的脫硝裝置將煙氣與氨氣進行催化還原反應,由上往下經過三層蜂窩狀催化劑的設備,使煙氣中的氮氧化物與氨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氮氣和水。“這相當於給排放物‘洗了3次澡’,脫硝效率可達80%以上。”
  脫硝後的煙氣不會被排放,它還要通過煙道進入電除塵裝置除塵,最後進入脫硫吸收塔。“這相當於煙氣一共‘洗了5次澡’。”易宏東笑著說,“這時的脫硫效率可高達97.5%。”經歷過除塵、脫硫、脫硝的三大關後,煙氣還要進行除濕,才排入大氣。
  清潔低碳技術的推廣應用,極大地促進了節能減排。據悉,湖南2013年排放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較2012年下降1.13%、2.25%、0.57%、3.14%。工業節能降耗也取得了顯著成績,今年1—10月,湖南規模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下降4.5%,單位規模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12.85%。
  積極推進科技創新的直接效益,是900多項清潔低碳關鍵技術在湖南得以突破,其中工廠化住宅、燃油發電機煙氣除塵脫硫一體化、重金屬冶煉廢水處理、新型智能電錶、養殖廢水生態治理、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冶化固體廢物梯級利用、造紙化工廢水處理等35項技術國內領先。
  為徹底改變重金屬污染狀況,湖南省涉重金屬企業被逐漸關閉淘汰。2010年以來,湖南已累計淘汰關閉涉重企業1018家,其中湘江流域淘汰關閉878家。對歷史遺留問題多、環境安全隱患大的老工業基地,實行工業企業整體搬遷或退出。
  體制創新:政府首先帶頭
  張文雄認為,兩型社會建設的關鍵之一就是體制創新。在這個問題上,政府應該做好帶頭作用,不僅要給予積極的政策、資金、規劃支持,更要積極帶動全社會採用清潔低碳技術。
  2013年年底,為推廣兩型技術,發展兩型產業,倡導兩型消費,湖南首創了政府兩型採購模式。對於列入《湖南省兩型產品政府採購目錄》的兩型產品,政府採購將在預算安排、計劃審批以及組織評審等各個階段給予優惠,確保優先採購。
  據測算,“十二五”期內,湖南的政府採購總規模將達到1.6萬億元,其中兩型採購將超過4800億元,可帶來9600億元的社會需求,為湖南省經濟增長的貢獻將達到3.2萬億元。政府採購將成為湖南投資、消費、出口之後的“第四駕馬車”,起到“四兩拔千斤”的作用。
  為有效解決工業污染這一老大難問題,湖南一改過去誰污染誰治理的模式,改用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所謂第三方治理,是指通過引入市場機制,由排污企業採取付費方式,把治理污染設施建設、運營維護交給專業化的第三方機構來完成,實現“產污”和“治污”分離。
  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可謂“一舉三得”。它不僅使環保執法部門對監管對象集中可控,也可帶動環保企業和產業的發展,還可使排污企業因為採用專業化治理降低治污成本,提高達標排放率。
  ?多位受訪專家表示,第三方治理模式正成為當下企業環境治污的新思路。
  ?湘潭市岳塘區竹埠港是個老工業區,面積1.74平方公里,有化工冶煉企業28家,從業近8000人。由於長期的粗放式排放,對當地的土壤、地下水造成了嚴重污染,成為湖南乃至國家重金屬污染治理的重點區域。
  為有效治理竹埠港污染,岳塘區政府採用第三方治理模式,與永清集團簽署合作協議,通過“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國省補助”的公司合作PPP模式,合資組建公司獨立經營,治理成效十分顯著。
  為減少能源浪費和更有效保護環境,湖南重點抓好合同能源管理與合同環境服務。該省現已擁有國家備案的能源服務公司162家,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139個,形成節能量18.72萬噸標準煤。
  此外,湖南還加大了對長株潭大氣、湘江流域環境等的監管、監督力度,在湘江幹流和一級支流13個跨市界斷面建設水質自動監測站,對49個重點用能工業企業進行能耗在線監測;對長株潭PM2.5進行統一監測,明年元旦起,將對14個市州所在城市按新的大氣質量標準實施監測並向社會實時公佈。
  長沙經開區已經啟動環境在線監控系統建設項目。根據規定,園區內日排放含有二類污染物的廢水500噸以上的企業,和日排放含有一類污染物或含病毒、病菌的廢水100噸以上的企業,都將納入重點污染源平臺管理。
  “目前已實現對18家重點污染源企業和3座集中污水處理廠的排污狀況進行實時監測,已實現空氣質量及地表水水質的在線監測。”長沙經開區管委會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完)  (原標題:湖南“兩型”攻堅戰:用創新破解難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f81ufkqo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